
對于大多數創業者而言,在尋求風投資金的道路上,“碰壁”是常有的事。從“市場牽引力有限”到“公司在該領域很難發展”,風投拒絕投資時采用的理由可謂各式各樣,有些時候他們甚至不會直接說出一個“不”字。
一旦創始人吸引了一家風投公司的注意,自然而然,創始人會認為他們只需要不破壞現狀,完成本輪融資即可。但是,融資其實象征著你與風投之間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你的公司需要在接下來幾年為風投留出一個董事席位(這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但不幸的是,許多公司在簽協議之前常常未對風投進行財務盡職調查。
當翻閱風投公司的投資條款清單時,你需要了解哪些內容呢?
風投公司處于融資周期的哪一個階段?
如果一家風投被出售或增加了一位新的有限合伙人,那么該公司在接下來的3-5年內基本會改變其投資模式。要注意處于融資周期尾聲的風投公司,因為他們也許會逐漸減少對你公司的投資或是他們現在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你公司的運作。
風投的實際投資回報情況如何?
當投資者在提及一系列公司名稱之后,多數創始人就不會再去詢問投資者的投資業績記錄了。實際上,只有7%投資獨角獸的投資者最終拿到了全額的投資回報,這就意味著當風投在宣傳自己早期投資經驗的時候,很可能他們并未投資成功,而你卻以為他們投資成功了。
你可以做的是,根據資金情況來了解目標風投公司以及同類風投公司投資組合的整體表現,據此來對目標風投公司進行評價并對未來融資走向進行預測。對那些投資回報率不高,一面忙著給你融資,一面又催促你盡快出售公司的風投,你要格外小心。
他們是如何對投資對象進行定價的?
許多風投公司僅僅是通過創業公司最近的估值情況來對投資進行定價,而其他公司則是依據公司的財務情況(利用上市公司的財務表現作為標準),有的甚至是根據內部預估來進行定價。
如果你知道風投是如何定位自己在你公司的位置,你就可以更好地獲悉他們參與董事會的原因。在困難時期,董事會里大家的態度往往很能說明問題:當其他人繼續維持投資成本價時,一些董事會成員會選擇降低其投資額。注意那些迫切想要提高投資組合定價的風投公司,在公司運營艱難時期,這類風投公司將很難對付。
風投公司的人員調整意味著什么?
風投公司通常運行效率非常高,內部空缺職位少,想要進入該行業的人才能排到法國去,因而也就形成了供過于求的狀況。
有一些公司會像買進或賣出股票一樣,頻繁招募再又辭去那些想要攻讀MBA課程的初級員工;但其他公司則是將自己的同事當做是團隊的一份子,當作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他們的離職可以說是一種危險信號,可能意味著創業者獲得的融資金額會減少,又或是創業者該小心審視風投團隊的能力。特別要注意有普通合伙人離職的風投公司。
顯然,你不會在第一次或是第二次與風投的會面中就得知他們公司最內部的運作細節,但一旦你拿到了一份投資條款清單,那么在決定與風投公司建立長期伙伴關系之前,你就必須先搞清楚以上這些問題。要注意防范不愿意透露運營細節的風投。